这部《金阁寺》读起来很是拧巴,书中对人性内在的矛盾与丑陋,真诚与复杂的揭露,充满自卑又有欲望,在现实世界里无法得到但又想在精神世界里找回,以至于到最后的无助和绝望……
《金阁寺》可以说是三岛由纪夫众多作品中,将“美”描写的最为极致的一部了,与其说是一部小说,不如说它是关于“美”的哲学性思辨,把美作为一种“生”的存在,有生就有死,而这种极致的美在作者看来就一定要用极端的方式去表达——即美是毁灭,美是死亡。小说的主人公因为自己的身体条件和过往的经历,常常困苦于无法调和的“美”与“丑”所形成的二元对立,这也成了最后烧毁金阁寺的主要动机。书中的“我”就像是作者的本我人格,“我”烧了金阁寺,也烧毁了对美的幻想与期望。
可能绝大多数读者在读《金阁寺》的时候都不会赞同作者对于美的这种扭曲的思想,但结合作者的生平以及当时日本所处的历史背景来看,三岛所追求的“美”是日本的传统之美,一种名族精神之美,而对“美”的狂热追求最终塑造了一个孤独又反叛的三岛由纪夫(三岛在1975年发动过zb,其自杀方式甚是残忍,虽说有好几个日本大作家都是自杀的,但三岛是当中最独特的一位了),甚至不惜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践行自己的理想。即便是用最惨烈的方式,但在普通人看来也不过是一场闹剧,留给后世的也仅仅是那一点残存的浪漫主义了。